查看原文
其他

华为鸿蒙OS正式发布,打通全平台,2022年兼容AR/VR

前沿科技新媒体 青亭网 2021-09-20

hi188| 编辑

在今天下午华为开发者大会HDC2019上,华为消费者业务CEO 余承东公布了传闻已久的华为操作系统:鸿蒙OS/Harmony OS。余承东强调,鸿蒙是面向未来的,基于微内核的全场景分布式OS,同时重磅宣布鸿蒙OS将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,意味着全球开发者都有可能在鸿蒙OS中贡献一份力量。

显然,鸿蒙OS的发布已经在大家预期之中。但是,有关于鸿蒙OS当中的细节外界并非了解。从名字来看“鸿蒙”通常被形容为远古时期,而余承东解释英文名很难翻译出来,因此取名为更和谐的“Harmony OS”。

一个高速增长的华为

首先,余承东带来了华为消费者业务部门的业绩,2018年华为手机出货量达2.06亿台,从2010年到2018年销量增长68倍,这是一个惊人的业绩。

华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35%(2019年6月数据),华为全球份额达到17.6%(2019年Q2)。同期,三星份额10.1%,苹果22.7%。

当前,华为移动互联网与服务用户超过5亿台、开发者超过91万人、全球数据中心有15个、服务的国家和地区超过170个。同时余承东强调,华为严格遵循GDPR/GAPP安全隐私规范。

余承东再次降到了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5-10年的长期战略,即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,这里面包括:AI核心驱动力、服务和硬件生态平台、1+8+N自研+生态产品,从而覆盖全场景的智慧化体验。

关于1+8+N战略,华为此前在MWCS2019上也对此进行了更新,纳入AR/VR和电视/智慧屏。其中,“1个太阳”指手机;“8个行星”指眼镜、手表、车机、耳机、PC、平板、TV、音响八大产品品类;“N个卫星”包含五大应用场景,包括智慧出行(地图、车辆信息等)、影音娱乐(游戏、视频等)、运动健康(血压计、智能秤等)、智能家居(摄像头、扫地机器人等)、移动办公(打印机、投影机等)。

简单来讲,华为消费者业务的目标即:全场景+智慧生活,并围绕进行展开。包括:智能家居、运动健康、移动办公、智慧出行、影音娱乐。

鸿蒙OS:全球首个微内核分布式操作系统

余承东现场讲到,自从互联网诞生起,操作系统就本上是基于主机/PC的,包括Unix/Linux、Windows、macOS等。而在移动互联时代,也诞生了各种不同产品,包括手机OS、平板OS、手表OS等。

这意味着什么呢?跨平台、不兼容,也意味着效率低。

当前Android/Linux内核采用宏内核,内核代码冗余太大,难以保证设备流畅性。据悉,Android代码高达1亿行、而Android/Linux内核代码就有2000万行,这其中又仅有8%被频繁调用。因此,在宏内核下Android手机基本要求3GB起步,甚至高端设备都已经到了8GB甚至更大。

跨平台对于开发者而言则会非常繁琐,据悉当前的基于手机的App数量超390万款,基于手表的App数量超2万款,基于大屏/电视的App超1万款,基于车机的App超100款。很显然,不同平台之间的连接打通效率极低,以至于车机App数量和手机App数量差距如此之大。

内核部分普通消费者关注比较少,余承东讲到,目前谷歌公司在不同设备间的操作系统均不同,其不过均基于开源的Linux宏内核;同时谷歌打造的最新Fuchsia系统,虽说也是基于Zircon微内核的系统、可适配全设备,但它是非分布式设计。而苹果当前在不同平台采用不同操作系统,当前属于混合内核,当然趋势也是在往微内核靠拢,但是它的缺点是平台封闭,协同类的体验仅限于自由产品。

鸿蒙OS四大优势

1,分布架构

上面提到,苹果和谷歌两大移动操作系统时代的巨头的不足,为此鸿蒙OS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解决跨平台的应用效率和部署。

这就离不开内核架构。鸿蒙OS采用模块化的解耦,支持智慧屏、智能穿戴、车机、音箱、手机等设备,可灵活配置在不同形态的终端。

据悉这也是“分布式架构”首次用于打通跨平台无缝体验。可能你会问,这个分布式协同有什么优势呢?

现场的EMUI 10发布会上举了一个例子,不同硬件的不同模块都可以跨平台互动,现场演示了一个基于远程大疆无人机与手机视频通话的场景,对方的视频直接就是无人机视角,这显然是一个创新的应用类型。

同时,还演示了一个多屏协同的应用,可以在安卓和Windows系统间同屏拖拽,实现高效办公。例如如今手机App在PC上都不通用,通过鸿蒙OS分布式架构,就可以让手机上的应用运行在PC上,从而不用频繁拿起手机。

实际上,上面的提到的案例就是基于鸿蒙OS将硬件能力虚拟化后,结合分布式软总线进行结合的成果。

而其中,分布式软总线核心技术就是极简协议:四层协议栈精简为一层,提升了有效载荷,实现更快速更简单的交互。据悉,分布式软总线关键指标的端到端延迟小于20ms,有效吞吐达1.2Gbps,抗丢包率达25%。

2,天生流畅

余承东讲到,安卓沿用Linux内容调用机制是面向服务器负载的公平调度模式,但难以保证所有用户的体验,而鸿蒙OS将能实现负载实时分析预测,效果就是匹配应用特性实现资源精准调度。

这就涉及到一个功能“确定时延引擎”,与平均水平比,该引擎的响应时延要比其低25.7%,时延波动率低55.6%。

而微内核带来的另一个优势就是:进程间通讯效率提升5倍,这也让IPC大幅高于竞争对手,据悉是谷歌Fuchsia的5倍。

3,内核安全

关于微内核部分,鸿蒙OS首次通过“形式化方法”提升TEE(可信执行环境)内核安全。

和安卓系统相比,鸿蒙OS采用的微内核优势就是天然无Root。安卓系统采用Root权限,一旦Root权限被索取,那么整套系统的控制权即被攻破;而鸿蒙OS的做法是采用“微核+外核”的方式,其中微核单独控制,而外核部分的没项模块单独锁定,即便某一项被攻破,也只能控制其中一个模块,并不能获取系统所有权。

为了解决跨平台的兼容,例如保证能够运行安卓应用,鸿蒙OS现阶端内核部分包括鸿蒙微内核以及Linux内核与LiteOS,而未来鸿蒙OS将只基于鸿蒙微内核构建。

4,生态共享

生态部分主要解决跨平台开发和应用部分。现场举例一款音乐类App,在手机、车机、大屏上即可自动化兼容,解决跨平台开发难题。

据悉,方舟编译器支持控制标签化,未来还将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的开发效率,将同时支持C/C++、Java、JS、Kotlin等。

鸿蒙OS历程和路线图

现场,余承东还公布了鸿蒙OS的技术路线图。从中我们了解,鸿蒙内核1.0从2017年就已诞生,其仅用于技术验证阶段;2018年推出鸿蒙内核2.0版本,并可用于终端TEE;今年鸿蒙OS 1.0正式发布。

鸿蒙OS 1.0最大的特性就是基于开源框架,关键模块自研。首款搭载鸿蒙OS 1.0的设备是明天即将发布的荣耀智慧屏。

2020年预计发布鸿蒙OS 2.0版本,目标是实现内核和应用框架自研,据悉将应用到PC(这里格外强调国产创新PC,这应该是国内科技行业非常关心的,因为这一点已被业界诟病已久),以及手表/手环,以及车机等平台。

2021年预计推出鸿蒙OS 3.0版本,目标是实现软硬件协同优化,届时的应用设备将设计耳机、音箱等周边化的产品。

在路线图最后一项2022年中,虽然没有提及鸿蒙OS技术路线,但是产品落地中明确提及包括VR眼镜,以及更多设备。

至此,鸿蒙OS以被世界认知。关于鸿蒙OS是否能应用到手机中,余承东讲到,当然能,而且随时都能用,正因为华为考虑到生态和合作伙伴的原因,我们优先支持谷歌Android操作系统,如果Android无法使用,我们随时启动鸿蒙OS。

最后,每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推出最关键的就是开发者的态度。鸿蒙OS是一个更高效、更安全的操作系统,而且还解决了跨平台兼容等特性,基于方舟编译器在开发效率上也有所改善,但是这一整套解决方案依然需要一个时间,我们期待的就是这个时间和进度变得更快。

(END)


    推荐阅读    




 
每天五分钟,轻松了解前沿科技。    
         —— 青亭网  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